元氏文化网,追思先人足迹,发扬元氏文化。 [ 管理 ]
搜索:
浏览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浏览信息
乐安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
【字体: 】   【时间:2015-3-5】  【作者:36252611】  【关 闭】  【打 印
乐安讯近两年来,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群众,乐安县以创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“134”模式为抓手(134模式即打造一个平台,实行三个向下,建立四级网络),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连心、强基、模范”三大工程,建立村(组)便民服务点,解决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,把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。

该县共建立村(组)便民服务点260余个,聘请民事帮办员1500余人,采取“便民服务点+民事帮办员”的服务模式,为农村留守老人、残疾人和偏远山区群众帮办各类证件、粮食直补申领、电费缴纳、新农保养老金领取等事项,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好评。据统计,自2013年以来,全县各乡镇村(组)便民服务点为民办事9600余件,群众满意度测评评“优”率达98%以上。其中,仅新农保一项就累计办理各类交易60余万笔,为3.7万农民办理了取现、查询、缴费等业务。

统筹规划,合理布点。一是布点有规划。该县以行政村或村民比较集中的村小组为单位,制定村(组)便民服务点布放规划。首先考虑距离乡镇较远的农村偏远山区,其次考虑5公里之内没有服务机构的地区,最后实现村(组)便民服务点服务全覆盖。二是选点严要求。根据全县村庄分布、生活水平、交通等情况,以农村小超市、小商店、小门诊等作为村(组)便民服务点主要对象。尽量选择有经营实体的农户,统一业务功能和业务范围,统一工资补助标准。三是资源强整合。在加大新农保、新农合、粮食直补申领、电费缴纳等事项的整合力度的同时,把劳动保障、民政优抚、卫生计生等行政审批事项及村民矛盾纠纷、村级事务管理、农业科技服务等纳入服务点服务事项,实现了“村民在家能办事,点上能办大家事”的综合性服务功能,让农村群众也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服务。

严格要求,选好人员。加强帮办人员队伍建设,是建设“村组便民服务点”,做好服务群众的关键。选择民事帮办员要做好“三选”:一选有文化基础的人。聘请的村委会干部、老党员、乡村医生、农家超市的经营者等,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。比如,乐安县南村乡望下村便民服务点帮办员吴小宁,高中文化、曾经当过5年村委会会计,有一定的文化,在村里开南货店,位置比较集中,2013年成为“民事帮办员”后,为群众办事330多件;二选熟悉村情的人。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民事帮办员,熟悉村里的情况很重要,所以要选择和村里人接触多,常年在村里生活的退休村干部、乡村医生、小商店经营者等作为民事帮办员,成为民事帮办员后,要建立村组“民情台账”,把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记在本子上,只要翻开民情本,村民情况都能查得到;三选热情服务的人。要选择责任心强,服务意识强的人作为民事帮办员,对于村民的帮办事项,能够及时办理的马上办,比如取款、交电费等,不能及时办理的,要认真做好记录,告知办结时间,联系包村干部协助办理,提高群众满意度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联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雷冬至自从2013年当选民事帮办员后,耐心细致服务群众,得到当地山区百姓一致称赞,2014年他被评为全县“龚全珍式好干部”并当选敬业奉献类“中国好人”。

健全机制,形成合力。一是以责任落实促联动。由县委组织部牵头,明确县财政局、电信局、农保局、农村信用联社等单位的责任和分工,并先后在各个乡镇召开专题推进会、现场会,对村(组)便民服务点业务进行培训、指导、考核,建立了村(组)便民服务点工作协调联动机制,形成了县、乡、村、组四级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,推动此项工作有效开展。二是以宣传培训促规范。加强基层工作人员和民事帮办员的业务培训,做到懂流程、会操作、能讲解。制定村(组)便民服务点民事帮办事项一览表,公开办理事项、联系电话、所需提交证件及办结时间等。结合便民服务点业务,通过发放宣传单、走访农户、现场讲解、播放电视宣传专题片等方式,向农民大力宣传村(组)便民服务点特色功能,让农户了解村(组)便民服务点的服务内容,提高广大农民对村(组)便民服务点的认知度和信赖度。三是以考核奖惩促落实。制定“村组便民服务点”服务考核办法,按季对基层(村)组便民服务点的服务进行考核。对服务推动有力、效果明显的便民服务点和民事帮办员,进行表彰和奖励。对没有达到服务要求的服务点和帮办员进行调整,确保服务效果落到实处。
关闭页面】【页面顶部
© 元氏文化网 - 乐安网 旗下,乐安网红科技出品 。免责声明:部分信息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!微信号:lawhkj,QQ412335745